为何农村打地坪在水泥里加竹子,而不加钢筋?用竹子符合规范吗?

来源: hi科普啦 2023-03-16 19:07:24

城市里打地坪都是用钢筋混凝土,为什么农村打地坪要在水泥里面加竹子,而不放材质更加坚固的钢筋?用竹子打地坪符合规范吗?


(资料图)

地坪层是指建筑物房间的底层与土层交接处,这一层地坪在修筑的时候并不简单,主要由面层、结构层、垫层和素土夯实层构成,其中素土夯实层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基。

​正所谓“万丈高楼平地起”,但是建房子的第一步就是打地基,房子的质量如何与地基息息相关,因为它的作用就是承受地坪上的高楼带来的压力,并均匀地传给地坪以下的土层。只要地坪能够承受住压力,房子就不会倒塌。

基于地基的重要性,所以城市里的地坪在修建的时候也是要在水泥里面加钢筋的,这是因为钢筋就像是一个建筑的骨架,而水泥则是建筑物的血肉,如果只有血肉,没有骨架,那么房子的承受能力会很低,根本不可能造出几百层的高楼。

​但是钢筋同时又缺乏韧性,如果在建筑物中加的钢筋过多,又可能导致混凝土被崩坏,然后钢筋露出表面,容易遭受侵蚀。所以一般建筑的最大配筋率大概只有2.5%。

同样的,在农村修建地坪的时候,人们会用竹子来替代钢筋制成竹子混凝土,原理是一样的,只不过效果不同而已。竹子虽然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建筑物的常用材料,但是还没有钢筋那么坚固,所以在大城市楼房的地坪中不会用竹子。

​但是在农村土地比较宽广,一般不会修建高楼,所以过去很多地方修房子就是打竹桩,加竹片筑墙夯实,而且用的还不是水泥,而是黏土。所以用竹子做建筑材料属于传统建筑工艺。

现在即使是农村,修房屋打地坪的安全标准也提高了,相用竹子修房屋的方式几乎都被淘汰了,如果地坪是用作房子的地基,一般就只能用钢筋混凝土。

​所以,现在农村人修的地坪其实大部分都不是房屋的地基,而是空旷的院子,比如用来晒稻谷的晒场和农家乐的院子都会选择这种方式。

这些地坪不需要长期承受房屋的压力,所以建造标准不高,甚至有的都不需要加竹片,直接把水泥倒在土层上面铺平就可以了。水泥路面比土层更清爽,容易打扫,方便车辆通行。

但是加了竹片以后的地坪会更加平整,竹片的抗拉强度虽然不如钢筋,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很高的,在民间更是有着“一篾吊千斤”的说法。

​当然不加钢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省钱。要知道,钢筋的价格一般是3500元一吨,这还是没有算上运费的。相比之下,竹子的价格只要800元每吨,而且由于竹子更轻,所以用量更省,一个工程下来,造价的差距就拉开了。

另外,很多农村都有自己的竹林,农民们往往只需要自己动手就能拿到原材料,运输也相对方便一些,可以省下不少钱。

而且从技术层面来说,在非抗弯和抗剪切的结构部位,竹子的材质更加安全可靠。在长期的太阳照射和温度变化下,地坪最容易热胀冷缩开裂,这主要是因为凝固以后的水泥混凝土硬度比较高。

​而竹子不像钢筋的硬度和脆性那么大,它因为自身含有植物纤维,所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,可以中和水泥的硬度,增加结构整体性,增强抵抗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,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地面开裂。

关键词:

你可能会喜欢: